chuangye-shi-xiuxing
chuangye-shi-xiuxing

全球知名媒体FT金融时报昨天发了一篇文章介绍当下中国民营企业、创业公司、风险投资等面临的困境和挑战。对于身处行业的我们而言,FT的文章并没有什么新意、一如既往的“抹黑”和批判,但有些刺眼的数据、却在Twitter(X)上被恶意引用、发酵,以致于不怎么做海外社交媒体的我们,去进行各种回应、澄清,如同一个小型公关战。

先来看FT的这个内容:

再来看X平台上一些传播:

1)FT那篇文章作者Eleanor Olcott:

2)美国智库IFP(Institute for Progress)联合创始人Alec Stapp:

看到这样的内容、数百万的传播量,今天好几波人来联系IT桔子、我们的内容和媒体团队、还有我,一方面问数据的来源、依据,另一方面建议我们去澄清和PR。于是有了下面X平台的回复:

就数据而言,每年新成立的创业公司数量到底是多少?我们很难有准确的数据,但也不至于像FT所说的、减少得有如此剧烈。这篇FT文章,传回国内,主题已经变成:初创公司数量减少98%以上。。。

虽然从趋势来看,这几年创业、投资整体是下滑的,行业也比较沉寂、甚至悲观。但具体到一个数字,确实就非常刺眼了,更何况并不准确的数字。特此做一个澄清和说明。

回到这个数据和文章背后的国内创业、投资现状,过去一两年、各种讨论和言论已经非常多了。

有人感叹行业变迁、做了十多年、突然发现行业没了;

有人无奈和遗憾、恨铁不成钢,那种充满自由、创造的创业精神和精气神,在惨烈的现实中,到哪里去呢?

有人批判甚至愤懑,互联网、教育、平台经济。。。为什么会那样?为什么美元VC退出、资金外流?为什么投资人和创业者打起官司?

有人反思,创业和投资的逻辑是否改变?如何能更好的实现退出?

有人与时俱进、拥抱现实,人民币基金的投资逻辑,硬科技、卡脖子,国资合作,招商和投资联动。。。

站在IT桔子的立场,作为深入参与创投行业十多年的从业者,借此机会,也介绍下我们的看法和想法:

1、对创业公司而言,想尽各种办法活下去,不离开牌桌。实在没辙了,就关闭清算,别纠结。

活下去的评估核心,是现金流,通俗说就是开源节流:有哪些新的收入可能?有哪些节约钱的举措?只做最重要的事,聚焦、做减法。如同挥拳一样,通常要先收回来(收缩)、再狠狠的挥出去(进攻)。

2、对投资机构而言,想尽各种办法、让资金流动起来,成为活水、而不是死水。

募资很难,关键还是对已投项目进行分级处理。不良资产怎么折现?好的资产,可以并购,可以下场去做、和创始人一起经营,争取先有分红,持续活下去后,再看更大的变现机会。

3、减少对宏观的关注,更多聚焦微观和个体。

宏观环境一时变化和调整没那么快,也不是我们能改变的。但做好自己、照顾好身边人,却是我们能做到的。

加油!做多自己,做多中国!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